国民政府

淞沪会战——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主动出击与失败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主动策划的关键战役,提前准备和计划并集中了国民党军队中的绝大部分主力和精锐。但整个行动从执行过程到最终战术结果看均是失败的,下面主要依托当年的中日两军的档案及当事人回忆录,重新还原和分析淞沪会战未成功的深层原因。

日军 抗战 国民政府 张治中 闸北 2025-11-13 14:28  2

战后国民政府对白俄问题的应对与多方博弈(杨卫华)

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逃华,赤白之争延续到中国,中苏交涉加剧。但随着1924年中苏协定的签订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白俄问题在中国的政治性趋于淡化,国民政府一直将其作为无国籍侨民管理,并无问题。直到二战结束,随着苏联发布允许白俄恢复国籍令,白俄问题再起,不仅增添了

国民政府 白俄 杨卫华 复籍 战后国民政府 2025-09-20 16:08  6

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人事变动与政策转向(张欢)

国民政府在全面抗战初期的转型问题是抗日战争史研究中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学术界在国民党组织、政府机构、军事体制、战时财政转型等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不过,以往研究多侧重从机构组织、法规条文演变考察战时体制的确立,对战时人事调整与体制转型的关系揭示不足。

教育部 张欢 国民政府 王世杰 国民政府教育部 2025-09-20 16:04  6

蒋介石的职务 为什么不叫主席、总统,而是委员长?

蒋介石的“委员长”称谓,并非取代“主席”“总统”等职务,而是源于他在1928 - 1946年长期担任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这一职务。该职务在民国特定历史阶段,是集军事指挥权与党政核心影响力于一体的“权力枢纽”,其任职时长、权力权重及历史场景,使其成为比“国

总统 蒋介石 军权 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主席 2025-09-16 19:25  3

国家一级文物的细节披露,1945年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的计划大纲

在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有一份关于抗战胜利后收复台湾省的计划大纲——陈诚使用的1945年9月4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台湾省收复计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1册9页,长26.8厘米,宽18.3厘米,内附1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代电》和1张《台湾省警备

台湾 国民政府 陈仪 大纲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2025-09-15 09:48  6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工业研究的三个维度(叶铭)

随着抗战史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者着力于探索抗战时期中国军事工业的相关问题。有学者对抗战时期中国兵器工业史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指出“兵器工业指生产枪炮弹药等常规兵器装备的工业门类,是军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工业指“生产军用品(武器、军事技术装备、装具等等

叶铭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军事工业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 2025-09-08 10:16  4

南京国民政府战前铁路战备述论(1931-1937)(朱从兵 岳鹏星)

南京国民政府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便意识到中日之间战争的不可避免,并着手进行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备工作。其中,铁路战备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抗战全面爆发后,战前铁路战备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为全面抗战初期南京国民政府的有力抵抗奠定了重要

铁路 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 岳鹏 朱从兵 2025-09-07 17:35  8

国民政府体制内压力集团对外交决策的影响(申晓云)

本文是以战前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制订为例,对国民党政体内部,因在权力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而分属于不同方面的“压力集团”,与最高领袖政策决断之非制度性互动和制衡关系的考察。这里有两个问题是需要预先作些说明的:一是为什么在对国民政府之外交决策作制衡因素考察时,要把考察重

体制内 外交 国民政府 申晓云 国民政府体制内 2025-09-07 14:28  6